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院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契机,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提高技术开发与服务水平,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在推进学院科学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服务社会发展进程中,彰显了我院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发挥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大幅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声誉。
面向行业与区域发展需求,设置与调整专业。依据水利行业人才需求,新开办水土保持、城市水利、安全技术管理等9个水利特色专业;依据河南省和开封市经济发展需要,新开办公路工程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旅游管理等19个专业。
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专利创新取得突破。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学院不断建立健全各种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不断规范。2011以来,设立院内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教师科研项目,强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2013年,学院立项支持3个、重点培育2个院内科研中心,科研工作成效显著。6年来,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8项,获取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7项,并积极推广应用。完成科技创新制作成果8项,其中“摇臂气动攻丝机”项目已有两家企业订购。“浮动叶片式流体发电机”、“智能导盲手杖”项目正在申报国家专利。我院学报先后获评“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称号。
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从国内走向国际。学院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为开封市进行区域水资源普查,规划邓州、汤阴4个新农村建设项目(涵盖287个行政村),对山东曹县城区规划测绘1:1000地形图,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检测与监理;与中国水利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完成了两期埃塞俄比亚纳兹雷特风力发电厂的地形图测量任务;与清华大学、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合作承接了苏丹JUBA和SUE两座水电站的整体水工模型试验项目。自2007年以来,共完成74项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项目以及286个行政村规划测量项目、369个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检测和监理项目等,各类技术服务项目收入总计达1000余万元。
中高职教育衔接取得突破。2012年与新密市职教中心合作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高职院校的各自优势,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做有益尝试。
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学院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水利行业企业需求、地方产业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再就业、复转军人培训、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需要,积极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先后为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环保及交通行业、西门子客户单位、非洲赤道几内亚水电站运行管理项目部等开展8000余人次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7800人次。通过技术服务,提高了师生的科技开发服务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与7所中西部院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在汶川大地震中,派出机电专业师生抗震救灾志愿突击队到四川安县秀水镇一线实施救助,维修机电设备;派出28人的测绘专业师生援建小分队,承担彭州市灾后援建生产性测绘任务,完成了50平方公里10个行政村的整建规划。
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先后与澳大利亚沃东加职业学院等11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年我院与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北部TAFE科技学院合作培养酒店管理、文秘专业专科生。2010年我院与澳大利亚沃东加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生。2012年招收了22名赤道几内亚留学生。2013年,中英威根雷国际学院合作机构获批,并确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2个专业当年分别投放招生计划80人,中外合作办学成效初显,国际合作教育开始起步。
学院主动服务社会取得的成就在国家高职院校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也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2007年以来,有省内外240多所院校、2400余人次来我院考察、交流。我院有34人次受邀前往35所院校介绍改革与建设经验。学院接受黄河园林公司、河南测绘院、开封欧帕自动化有限公司等社会各界捐赠仪器、设备、资金等69批次,总价值500余万元。